课程目标改进效果
依据质量管理相关文件和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以评教评学结果为基础,结合教学过程检查、教学资料检查和课程考核审查,完成2018年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形成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主要内容如下:
值得肯定的主要包括:教师重视教学工作,课前准备符合规范要求,大部分教师按照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开展课堂教学,使用教材、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能有效辅助课堂教学,教师课堂讲授认真,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教学管理、教师教学、课程设置总体满意;实习单位与专业结合紧密,实习内容符合要求,实习效果良好;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核、开题检查、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相关材料规范,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高;督导、学院领导以及学生等方面能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有效监控教学过程。
需要改进的主要有:新任课教师需要在教案和课件上多下功夫,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进一步提高讲课技巧,加强课堂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进一步加强过程考核,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验条件需进一步加强,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程背景;非单一化的课程考核应在更多的课程中展开,并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特色的双体系人才培养方法。
综上所述,在学校、学院严格的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和制度的约束与激励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畅通运行,本专业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和学院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并按照过程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价制度的要求定期对课程质量开展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用于课程质量的持续改进。实例如下:
一、持续引导、强化专业认知和理解,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普遍存在学生不理解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开设目的,课堂学习缺乏动力和主动性,不清楚课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凭喜好学习的现象,到毕业设计阶段甚至于走上工作岗位才体会到每门课的作用,但醒悟太晚。因此,为强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理解,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新生班主任均为专业教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背景及培养目标,解析课程之间的衔接与关联;全体学生配置专业导师,tpwallet官网下载在专业导师的引导下明确毕业要求;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 tp钱包官网下载app安卓版最新版本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创新实训基地等场所,使新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的同时,对本专业所从事的相关工作有感性的认识;通过学校和学院网站、微信等多渠道宣传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开展目标教育,让学生尽早确立在校期间的目标以及毕业后的初步规划。在所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开课时,要求教师在课程绪论中加入课程目标的讲解。
二、反馈信息用于课堂教学的持续改进
对于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学院每学期将专家听课记录、学生评教结果和同行评教结果反馈至任课教师,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核结果审查以及各类座谈会的结果和问题也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督促任课教师不断改进其课堂教学形式,设计课堂教学,应用新理念新技术辅助教学。具体实施实例和效果如:
(1)《高分子物理》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所包含的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内容,在之后的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环节中均会用到,在学生毕业后所从事材料制备、加工、研究分析的工作中也极为常见。2016年在课程评价(2014级《高分子物理》课程)时,课程目标存在个别达成值不高的现象,分析后发现课程目标不够明确,未能有效量化以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重新梳理课程重点、难点内容,对课程目标加以明确,并有效支撑毕业要求,对考试题目进行了重新梳理,学期末课程目标评价较之前有所提升。其它课程目标评价情况进行了修改。
(2) 2018年对《毕业设计(论文)》评估后提出了针对性整改意见,通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要求要点、过程管理、组织管理、成绩评定进一步规范化,《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明显提高,优良率由45%提升至77%。
(3) 通过课程目标的检查,发现仍有部分授课教师不能很好地针对课程目标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因此专业由资深教师杨鑫莉主讲了《高聚物反应基础及合成工艺学》,课程评价由校内专家评议,其它教师听课方式进行。杨鑫莉老师在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关联,并突出学生学习效果上进行了示范教学。全程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由学生分组提出问题,课上讨论、点评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学设计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且能够很好地实现课堂量化考核。这种学生自己安排时间预习并提出问题、完成任务后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讨论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学生、专业教师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在专业课教学上进行推广,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4) 《专业英语》使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所需的常用专业词汇及词组,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顺利翻译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并且具备初步的英文学术写作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开展、进行和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然而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反应学习内容枯燥,不能够很好地应用专业英语的知识内容。因此该课程团队的授课教师杨营、吴铛、许体文、班建峰等多次对授课内容进行研讨,将授课的平时成绩考核采用学术演讲的方式进行。通过布置学生查找拟开展的毕业论文、搜索相关参考文献及英文摘要的撰写,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并为后续的《毕业设计(论文)》打下良好基础。三位授课教师通过教学内容审视和设计,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的英文演讲也同样由专业导师指导,给予选定的题目,实现了专业导师对学生学业的良好指导。
本专业在其他教学环节中的评价结果和持续改进措施如表4.3-8所示。
表4.3-8主要教学过程评价结果用于专业持续改进的措施和效果
(1) 专任教师通过教学质量反馈和课程目标评价,校内教学评价整体提升。表4.3-9数据显示,学生对本专业所有授课教师评分最高为93.9,为《化工原理》课程的授课教师;其次为《高分子化学》、《高聚物反应基础及合成工艺学》的教师;最低分为85.5,但经过授课教师反思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重新梳理和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有所改进,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提高,教师教学工作获得学生认可。本专业教师近三年学生教学评教值的算术平均值均超90,2018-2019(1)的整体评教数据在校内提升20名。平均教学评价排在校内前30%,保持在较好的水平,教学效果获得学生的认可,教学质量也获得提升。
表4.3-9 近三个学期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调查数据
序号
姓名
2017-2018(1)
2017-2018(2)
2018-2019(1)
分数
全校排名
分数
全校排名
分数
全校排名
1
杨鑫莉
90.4
427
/
/
92.8
100
2
黄军左
92.4
130
/
/
92.1
189
3
史 博
91.5
259
91.7
271
92.2
177
4
麦东东
92.8
74
91
395
92.1
182
5
张世杰
93.473
31
91
398
91.8
257
6
班建峰
93
60
91.6
295
91.7
275
7
许体文
/
/
90.5
485
91.4
329
8
吴 铛
/
/
90.2
537
https://www.trustwaallet.com.cn92.7
106
9
付 文
90
484
89.1
647
/
/
10
何富安
90.5
416
90.6
473
91.4
320
11
杨 营
89.4
559
89.1
645
/
/
12
农兰平
89.6
540
88.8
662
89.9
517
13
童汉清
93.6
24
92.8
113
93.9
20
14
黄艳仙
91.4
287
91.7
277
91.9
221
15
齐民华
90.6
413
88.7
675
89.8
523
16
周建敏
92.2
137
91.2
376
92.1
194
17
黄 敏
92.9
71
93
75
/
/
18
马玉刚
/
/
90.5
479
89.418
573
19
王志辉
89.1
595
93.3
50
/
/
20
彭绍洪
/
/
/
/
89.8
527
21
蒋达洪
92.2
139
92.7
121
91.8
248
22
刘伟涛
/
/
93.6
33
92
206
23
张 阳
92.7
93
92.3
174
93
73
24
黄扬风
85.5
739
92.3
176
93
73
25
梁 亮
/
/
91.7
275
/
/
26
王寒露
91.4
286
90.2
536
91.1
378
27
李泽胜
87.2
710
87
743
88.9
625
28
余 梅
92.7
81
88.6
682
92.7
112
29
任清刚
91.6
245
93.2
58
92
207
30
周 鹏
91
346
91.8
254
90.1
495
平均值
91.1
298
91.0
366
91.6
277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进
为强化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本专业采取了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放实验室、增加实习(设计)经费、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本专业实践类教学过程等多方面措施。近三年,我专业获得学校本科教学的大力投入,生均教学投入经费分别为2016年7773元,2017年3046元,2018年9465元。总计教学投入经费为2016年投入422.1万元、2017年投入165.4万元,2018年投入514.0万元,累计投入经费约10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对实验教学用房、水电设施、实验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等普遍进行了更新和修缮。
近三年来专业实习、实验经费稳步增加,保证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生均实践教学经费分别为2016年596元、2017年742元、2018年692元,生产实习在高分子材料相关企业进行,并确保实习时间严格符合大纲要求。专业加强实习基地建设,2016年至今建立了具有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性实习基地和工程中心,并成立相关研究院吸纳优秀学生进入实习和工作,如广油-美联新材料研究院、广油-丰能新材料研究院、广油-环星超微新材料研究院等既有产学研合作、又能提供学生实习场所的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训练范围。